儘管中美貿易戰休兵期延長,但資誠(PwC)20日公布全台CEO調查顯示,「貿易衝突」是2019年首度納入調查的選項,立即竄升成台灣企業領袖最大威脅來源(36%)。
為因應貿易戰,有40%台灣企業表示將「調整供應鏈和採購策略」,其次39%企業指出「將成長重心轉移到其他市場」。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長周建宏表示,企業該做的就是分散風險,但是不管台企是調整供應鏈到東南亞、美國或回台灣設廠,關鍵在於保持靈活,因為全球趨勢變化愈來愈快,企業隨時都需要改變。
資誠20日發布《2019資誠台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指出,雖然台灣企業CEO有意轉移重心,但普遍認為最重要的海外市場還是中國大陸(75%)、相較2018年上升3%,反而是美國重要性從去年的59%下降到今年的52%,顯見台灣企業普遍仍依賴大陸市場。
受到國際政治動盪、貿易戰不確定性,還有各國更嚴格的洗錢防制、CRS(共同申報準則)、經濟實質規定等財經政策,2019年全球總體經濟成長面臨逆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兩度下修2019年經濟成長預測為3.5%,世界貿易組織(WTO)也將全球商品貿易成長率調降到3.7%。
資誠指出,全球經濟正走進「修昔底德陷阱」中,也就是美國面臨中國大陸的新崛起,必然會產生兩大經濟體衝突,如同過去伯羅奔尼撒戰爭起因於斯巴達對雅典國力竄升的恐懼。
不過,兩大經濟體互相抗衡,慘的是一旁小國如台灣也遭殃。根據資誠調查指出,在245位參與調查的台企CEO之中,有47%「看壞」未來一年經濟前景,相比2018年調查8%增加了六倍之多,也比全球調查的29%更高。
而資誠也持相同看法,2019年將是「沒有大閘蟹」的一年,全球GDP成長率恐怕只有3%,台灣還可能陷入「GDP保2」困境。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稅務服務會計師曾博昇分析,台企長期仰賴大陸生產、出口到歐美市場,在貿易戰下受創尤其嚴重,隨陸美兩大經濟體牽動更多國別對抗,像歐美5G聯盟防堵大陸、大陸的一帶一路突圍等,全球保護、民粹主義和貿易壁壘可能會維持數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