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授信 行庫祭總量管制


隨近期海外的金融市場波動劇烈,老行庫也紛紛強化風險控管機制,以華南銀行為例,針對受到高度關注的大陸,自2014年起即預先規劃未來三年內部的大陸曝險管理水位,除每日監控其曝險變化情形,對有風險疑慮的產業像是租賃、高風險產業,也規劃出控管水位。


彰化銀行則是建立內部授信調整機制,針對風險升高或曝險額已達限額預警門檻的國家或產業評估,分別訂定處理程序,必要時採凍結或暫停額度的動撥等因應措施,以控管授信風險。


土地銀行針對大陸則有二大面向的管制,首先是控管總量,大陸的分行訂定的授信政策(loan policy)均有對同一人、同一關係人或同一關係企業、各行業別分別訂定授信限額,以控管集中度風險;另一方面則是慎選個案,評估個案是否上市、國際信用評等機構的評等等級、政府持股、擔保品、營運概況、營業活動金流及產業地位等審慎辦理。


至於整體海外風險控管,土銀則祭出四措施,第一是加強授信戶上下游產業及銀行同業照會機制,評估其財務報表真實性;第二是依據授信戶營收及產銷周期,核予適當營運周轉金,並加強授信戶資金用途的瞭解及控管。第三是加強對授信戶的瞭解,建立授信後定期查訪機制;第四則是加強貸後覆審作業,建立完善預警機制。


華銀主管說,近年因應海外業務成長,在既有的集中度限額管理機制下,就風險較有疑慮的產業,如石油及煤製品業、營造業、不動產與其他金融業,訂有該產業海外曝險佔全體海外總曝險,以及單一分行該產業曝險占分行總曝險的控管機制,讓銀行在曝險增加的同時,仍維持妥適的風險控管機制,避免過度集中特定產業。


彰銀主管分析,目前對於聯貸案件方面比較放心,由於該行主辦的聯貸案件較高的比重是長期往來的優質國內企業,且經嚴謹的授信審核程序評估,銀行較能掌握案件品質。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