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廠搶帶路商機 先打智財戰

中國大陸大戰略「一帶一路」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訪問中亞四國和印尼時,分別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想,戰略意義是希望連結內外,同時轉向歐亞大陸的貿易發展。


簡單來說「一帶一路」戰略是一項重要的中長期國家發展戰略,要解決中國大陸過剩產能、資源的獲取、國際貿易主導權及強化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


「一帶一路」經過亞歐非三大洲,涵蓋65個核心國家、約占全球總面積41.3%;惠及46.7億人口、約占全球總人口66.9%;區域經濟總量達27.4兆美元,占全球經濟總量38.2%。未來十年目標,年貿易額將創造2.5兆美元。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及新商機,不論是台灣廠商或是大陸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特別是對科技與品牌企業來說,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與交易必須列入「走出去」的前期規劃及重要布局,以確保日後經營獲得妥善保護


智慧財產權主要分為四類:專利、版權、外觀設計及品牌商標。相關的貿易活動涵蓋多個行業,包括資訊科技、電子、通訊、醫療及藥品及產品設計、創意文化等。過去我國很多企業將智慧財產權申請和保護重點放在歐美中日韓等國家,反觀像東南亞、南亞、西亞、東歐一些國家,就不是很重視。現在應擴大並調整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做智慧財產權布局。


智慧財產權是屬地主義,權利行使到哪裡,產品或市場就到那裏。這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數是非發達國家,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比台灣還弱,相對之下,對我國企業就愈有機會。


根據過去大陸廠商的經驗學習,例如,大陸企業在北非開發油井鑽探,使用的技術設備涉及到國際跨國公司專利權,因而支付龐大的專利使用費,足以占到開採成本的三分之一。


以大陸高鐵企業在國際《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為例,大部分專利撰寫品質不高,專利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當面對與國際大企業市場競爭時,即使大陸高鐵得以搶下「一帶一路」沿線鐵路建構權,也恐難免須面臨智慧財產權糾紛訴訟,反制籌碼很少,最後不得不付出高昂的專利授權金。


另外,也要防止商標遭惡意搶注,是「一帶一路」策略中常被外界忽略,卻又是較迫切需要解決的環節;例如大陸飛鴿牌自行車商標被印尼搶注、聯想因Legend在很多國家被註冊,導致要改用Lenovo等。


台商搶「一帶一路」沿路商機,如何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主要有三點:

一、先了解自身產業的特性,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市場需求、勞動生產力的條件、在地資源現況、交通運輸、水電基礎建設、文化及法令規章等情況進行通盤評估,業者應多加留意各個市場的特徵,才能有效深耕當地市場。


二、蒐集並深入了解「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之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至於專利申請及布局策略,最好採取PCT國際申請模式,目前沿線65個國家幾乎都涵蓋在PC國家之內,僅有少數未包括,如緬甸、柬埔寨、孟加拉、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葉門、伊拉克、約旦,以及東非的索馬尼亞、衣索比亞等11國。


三、積極延攬沿線65個國家之智慧財產權人才及建立人脈網絡,不論從當地或從海外招募語言通及法律專才。過去我國在外籍新娘孕育出第二代人口,我國教育部應特別規劃利用新生人力投入該市場。


由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法律與金融制度不盡相同,我國經貿相關機關宜及早建構一站式資訊平台,提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概況、經貿政策及市場動向等資訊,給國內產業界參考。





分享 :